白化茶特质调控——生殖调控

白化茶特质调控——生殖调控

8阅读 2023-03-09 09:03 技术

茶树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是一个相对平衡关系。现代茶园由于采取无性系良种与密植、密冠栽培相结合的技术,茶树生殖生长问题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,无需茶园经营者关注。但是,随着低温敏感型白化茶的兴起和立体采摘树冠模式的推行,茶树生殖生长又成为优质高产栽培所必须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。

一生 殖 现 象

低温敏感型白化茶总体表现为孕蕾开花能力强、结实和白化遗传能力弱。

1. 生殖生长年龄提前

有性繁殖的茶树一般要到3龄后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,采用无性繁殖的常规品种茶树则会提前到2龄时孕蕾开花。但白化茶往往在1龄熟开始大量开花,甚至在扦插当年也表现强盛的孕蕾开花能力。

2. 孕蕾开花量大,结实少,种子白化遗传能力弱

总体上白化茶表现出常规品种所不及的孕蕾开花能力,白叶1号的孕蕾开花能力表现得尤为强盛,千年雪次之,四明雪芽基本表现出与常规茶树相近水平。但结实和白化遗传能力较弱。白叶1号基本上只开花少结实,千年雪、四明雪芽结实能力稍强。种子白化遗传能力的强弱依次为:四明雪芽、千年雪、白叶1号。四明雪芽种子后代得到的白化株比例约为50%,而白叶1号种子后代得到的白化株比例则不足5%。

千年雪花蕾形态

3. 生殖生长能力与白化相关性小

就白化性能来说,四明雪芽种(系)是白化最为明显的种,达到最大白化程度时,白化程度也超过其他品种,但其植株高大,树势健盛,孕蕾开花能力要明显低于白叶1号种(系)。

二生 殖 规 律 及 其 影 响

茶树的孕蕾、开花、结实主要决定于五大要素,即茶树品种、茶园模式、茶园树龄、茶树枝梢、栽培技术。

茶树品种:开花能力强弱依次是白化茶、有性群体种、常规无性系良种;白化茶品种中,开花能力强弱依次为白叶1号、千年雪、四明雪芽,而结实能力最弱的为白叶1号。

茶园模式:立体采茶园比平面采茶园、稀植茶园比密植茶园更易孕育花蕾。

茶树树龄:一般树龄越大,茶树越易开花,但成龄茶园冠面分枝密度增大时,因树冠内部光照不足,开花能力会大幅下降。因此会出现幼龄茶园、未封行茶园开花情况比成龄封行茶园严重的现象。

茶树枝梢:茶树每年萌发的春(第一轮)、夏(第二、第三轮)、秋(第四、第五轮)梢中,第一、二轮梢是孕育花蕾的枝梢,第三至五轮一般不能孕育花蕾。当二轮梢出现花蕾时,制约三轮后新梢萌展能力,甚至出现停止萌发下轮新梢的现象。

茶树花蕾着生量与后续新梢萌发能力

栽培技术:不同的树冠修剪时间、程度等技术、肥料种类及使用时间,会影响茶树生殖生长能力。在茶树年周期中,花蕾孕育期在6—7月,开花期在10—12月,种子则到第二年秋冬季成熟;6—7月已经萌展成熟的当年一、二轮新梢能孕育花(蕾),大量的孕蕾开花能导致茶树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优势转化。首先,枝梢大量孕蕾形成花枝后,抑制后续新梢萌发、生长,三轮以后新梢萌发量和生长量减少,翌年优质茶芽萌展部位下降;其次,开花、结实又会消耗茶树体内营养,从而加剧树体衰弱,削弱翌年茶芽产量。

三调 控 措 施

根据茶树年周期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生育规律,抑制生殖生长的调控措施是:

1. 调整树冠修剪方法

立体采摘茶园在春茶结束后树冠修剪采取二次修剪方法。方法是:对春梢实行全面留鱼叶采摘,并在春茶结束后上年剪口提高10 cm进行定位修剪;对二轮梢进行控制性定位修剪,二轮新梢生长到15~20 cm高度、新梢呈半木质化时,在春茶修剪位置上再提高10 cm对树冠进行平剪或只剪突生枝。修剪后的二轮梢保留部分作为萌发下轮新梢,从而构成采摘生产枝层的基础枝梢。

2. 重点促发四轮梢

二次修剪后三轮梢采取自然蓄养,由于7、8 月间正处于高温干旱,三轮梢基本处于自然制约性蓄梢生长;9月初萌发的第四轮梢作为下年生产枝重点目标进行培养。

茶树枝梢花蕾分布情况

3. 增加秋梢营养供给

在四轮梢萌发前10~15天,施用氮成素肥料促进其生长,形成翌年骨干生产枝层;未开采幼龄茶园亩施尿素10~15 kg;成龄茶园亩施尿素20~25 kg。

应用上述调控技术,突出二轮梢定位控制和四轮梢为主的秋梢培养,形成以不含花蕾秋梢为主组成的采摘生产层,有效采摘层深度为20~55 cm,分枝密度180~450个/m2,无花枝梢与二轮梢长度比为6∶1至8∶1,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茶树孕蕾开花,确保白化茶优质高产高效。

本文节选自《低温敏感型白化茶》,王开荣、吴颖、梁月荣、李明、张龙杰、韩震 著,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
来源:中国茶叶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上一页:技术要点 春季茶园管理技术意见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